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善飢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善飢,證名。指易有饑餓感。見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。病因以胃熱較為常見。治宜清胃、育陰、生津。選用生地八味湯、玉女煎或瀉黃散去防風加生地方。如屬消渴病之善飢,宜用六味地黃丸加沙苑子。參見消渴條。
善飢,出自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“善飢者,胃熱也。”善飢是指易有饑餓感,常見於消渴病、胃熱病等。
消渴病是指由於體內陰液不足,不能滋養五臟六腑,導致津液虧損,出現消渴、多飲、多尿、多食、消瘦等症狀。消渴病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:一是先天不足,二是後天失養,三是飲食不節。
胃熱病是指由於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導致胃熱內生,出現胃脘灼熱、口乾口苦、大便秘結等症狀。
善飢的治療,應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治。如果是由於胃熱引起的善飢,可用清胃、育陰、生津的藥物治療,如生地八味湯、玉女煎或瀉黃散去防風加生地方等。如果是由於消渴病引起的善飢,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沙苑子等藥物治療。
善飢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飲食調養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