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傷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傷風,病名。

1.風邪犯表所致外感輕證。見《傷寒直格》卷中。又稱冒風、感冒[1]。《景岳全書.雜證謨》:「邪輕而淺者,上犯皮毛,即為傷風。」詳見感冒條。

2.傷寒太陽中風。《時病論.傷風》:「傷風之病,即仲景書中風傷衛之證也。」詳見中風。

3.感受風邪所致外感熱病。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四,載六經皆有傷風症:太陽傷風,證見發熱惡風自汗、頭項強腰脊痛、脈浮,宜桂枝陽明傷風,證見發熱、腹滿、煩渴、自汗、嗜卧身重小便難、脈浮弦長而數,宜杏子湯少陽傷風,證見身熱、惡風、自汗、頸項強、脅滿口苦而渴、脈浮弦,宜柴胡加桂湯太陰傷風,證見自汗,胸滿腹痛、自利、咽乾、脈弦大而緩,宜桂枝芍藥湯少陰傷風,證見口燥、舌乾咽痛心煩、自汗、腰痛連胻骨酸痛,脈沉弦,宜桂枝湯。厥陽傷風,證見惡風而倦、自汗、小腹急痛、寒熱如瘧骨節煩痛、脈微而遲,宜八物湯

傷風,是一種外感風邪所致的疾病[2]。風邪犯表,侵犯人體的肌表,引起發熱、惡風、自汗等症狀。傷風的治療,以辛溫解表為主,常用藥物有桂枝、麻黃生薑大棗等。

傷風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多發於冬春季節。由於風邪的性質多為輕揚、善行,所以傷風的症狀也多為輕微,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但是,如果不注意治療,傷風也可能會引起其他疾病,如肺炎[3]、支氣管炎[4]等。因此,在出現傷風症狀時,要及時就醫,以免病情加重。

以下是傷風的具體症狀:

1.發熱:傷風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熱。發熱的程度一般不高,多在38℃以下。

2.惡風:傷風患者常常會感到怕風,一遇風吹就會打寒戰[5]

3.自汗:傷風患者常常會出汗,而且汗液多為清稀。

4.頭痛:傷風患者常常會感到頭痛,頭痛的部位多在前額、太陽穴等處。

5.鼻塞流涕:傷風患者常常會出現鼻塞流涕的症狀。

6.咽喉痛:傷風患者常常會感到咽喉疼痛,吞咽時會感到疼痛加重。

7.咳嗽[6]:傷風患者常常會出現咳嗽的症狀。咳嗽的痰液多為清稀。

8.全身酸痛:傷風患者常常會感到全身酸痛,尤其是肌肉關節處。

9.食欲不振:傷風患者常常會感到食欲不振,吃不下飯。

10.疲倦乏力:傷風患者常常會感到疲倦乏力,沒有力氣做事。

如果出現以上症狀,就要考慮是否患有傷風。如果有疑問,可以去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感冒 - A+医学百科

  2. 疾病(人类的状态)_百度百科

  3. 肺炎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4. 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5. 寒战(2012年郭富城、梁家辉主演的电影)_百度百科

  6. 咳嗽 - 医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