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傷寒不可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傷寒不可汗是指傷寒禁汗的症狀,這種情況下不應該進行發汗療法。傷寒是由外感風寒引起的急性疾病,在傷寒發汗後,如果出現汗出不止、惡寒等表徵,表示表邪未解,再次發汗會加重表邪的傷害,導致病情惡化。

根據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的記載,出現傷寒不可汗的情況有多種:

  1. 太陽病尺脈遲或微而屬於裏虛者,應禁止發汗。
  2. 少陽病患者禁止發汗。
  3. 婦人患傷寒且剛好月經來潮或經期剛剛結束,並且熱氣進入血室者,應禁止發汗。
  4. 如果存在裏虛下利清谷的情況,也應禁止發汗。
  5. 素體中虛並有裡寒的病人是不宜發汗的。
  6. 少陰病患者脈搏細而沉而頻繁,表示病變在裡面,不應該發汗。
  7. 厥陰病患者出現熱厥現象,也不應該發汗。
  8. 咽喉乾燥、淋病、潰瘍、出血、津液耗損以及多汗等情況下均應禁止發汗。
  9. 陰虛和陽虛同時存在的情況下,也不宜發汗。

對於傷寒不可汗的情況,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是非常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