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傷寒喉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傷寒喉閉

傷寒喉閉,為中醫喉科病症之一,首見於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一。其病因多由傷寒熱病後,餘毒未清,邪熱內蘊,循經上攻咽喉所致。

病因病機

此症多因傷寒之邪未盡,或治療不當,致使熱毒滯留,內傳心脾二經。心主血脈,脾主運化,熱毒蘊結於此二經,上炎咽喉,遂致氣血壅滯,咽喉腫閉。

臨床表現

患者多於傷寒病後八、九日,出現咽喉腫痛、閉塞不舒,甚則吞咽困難,呼吸受阻。伴見口乾舌燥、煩躁不安,舌質紅,苔黃或黃膩,脈數或滑數。

治療方法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主張急服四七湯二、三劑,以行氣化痰、清熱解毒。四七湯由半夏、厚朴、茯苓、紫蘇葉組成,具有理氣寬中、化痰散結之效,適用於氣滯痰凝所致之咽喉不利。

此外,臨床亦可根據證候加減用藥:

  • 若熱毒熾盛,可加黃連、黃芩以清熱瀉火。
  • 若痰熱壅盛,可加瓜蔞、浙貝母以化痰散結。
  • 若咽喉腫甚,可加牛蒡子、桔梗以利咽消腫。

相關病症辨析

傷寒喉閉屬喉閉範疇,喉閉泛指咽喉腫塞不通之症,其病因除傷寒遺毒外,尚可因風熱外襲、肺胃熱盛、痰火鬱結等所致,臨證需辨明病因,對證施治。

此症與喉風乳蛾等病症有別,喉風多因風熱或風痰上攻,發病急驟;乳蛾則以扁桃體腫大為主,需細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