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傷寒六經定法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傷寒六經定法

舒詔撰

傷寒病有六種類型,分別稱為六經。其中,太陽病主要影響表層,症狀包括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身體疼痛、無汗而喘,脈搏浮躁。陽明病主要影響內部,症狀包括發熱、出汗、胸腹部脹滿疼痛、口渴想喝水,脈搏洪大。少陽病同時影響表層和內部,症狀包括寒熱交替、胸脅部苦悶、口苦咽乾、眼睛眩暈和耳朵聽不見,脈搏緊弦。太陰病主要影響內部,症狀包括身體重、四肢疲倦無力、腹部脹滿、喜嘔吐、食慾不振,脈搏緩慢遲緩。厥陰病主要影響內部,症狀包括寒熱交替、胸脅部不適、喜嘔吐、口張不語,脈搏微弱欲絕。少陰病主要影響內部,症狀包括四肢冷冽、手腳煩熱、煩躁不安、難以入睡,脈搏微弱欲絕。

治療太陽病時,宜透過發汗解表的方法。如果表層病證未解,則會傳入陽明,症狀為發熱出汗、胸腹部脹滿疼痛、口渴想喝水,脈搏洪大,此時應清熱瀉火。若陽明病證未解,則會傳入少陽,出現寒熱交替、胸脅部苦悶、口苦咽乾、眼睛眩暈和耳聾等症狀,此時應疏肝解鬱。若少陽病證未解,則會傳入太陰,出現身體重、四肢疲倦無力、腹部脹滿、喜嘔吐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此時應養脾和胃。若太陰病證未解,則會傳入厥陰,出現寒熱交替、胸脅部不適、喜嘔吐、口張不語、脈搏微弱欲絕等症狀,此時應溫陽散寒。若厥陰病證未解,則會傳入少陰,出現四肢冷冽、手腳煩熱、煩躁不安、難以入睡等症狀,此時應回陽救逆。

以上六經定法是辨證論治的基礎。在臨床上,應根據患者具體的症狀判斷其所屬的六經,然後選用相應的治療方法。只有準確把握六經的證候,並運用六經定法進行治療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
參考資料:

  • 舒詔. (清). 傷寒六經定法.
  • 《舒氏傷寒集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