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傷寒蓄水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傷寒蓄水證,又稱蓄水病,是指太陽邪熱隨經入府,膀胱氣化不行,水熱互結所致小便不利之證。其主要證候有小便不利,少腹滿微熱,消渴,或水入則吐等。治宜通陽化氣,利水解表,用五苓散。
《傷寒論》中記載:「若脈浮,小便不利,微熱消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」《傷寒論類方》中記載:「小便不利而欲飲,此蓄水也,利水則愈。」
蓄水證的病因病機,是由於太陽邪熱入侵人體,使人體陽氣受損,膀胱氣化不行,水熱互結,導致小便不利。
蓄水證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小便不利,少腹滿微熱,消渴,或水入則吐等。
蓄水證的治療,宜通陽化氣,利水解表,用五苓散。
五苓散由豬苓、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桂枝組成。豬苓、茯苓、澤瀉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;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;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。五苓散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氣、發汗解表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蓄水證。
蓄水證的預後,一般較好。如果治療及時,可以很快痊癒。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蓄水證的飲食調理,應以清淡易消化、利水滲濕的食物為主,如冬瓜、西瓜、綠豆、薏米等。忌食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蓄水證的日常護理,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多喝水,保持大便通暢。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蓄水證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