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傷寒蓄血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傷寒蓄血證,是指由於感受外邪,內傷陰血,或素有瘀血,復感外邪,導致血行不暢,瘀血內阻,結聚於下焦所引起的證候。

太陽蓄血證,是由太陽病不解,瘀熱隨經,內結膀胱所致。其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渴,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,舌質紅,苔黃,脈浮數。

陽明蓄血證,由素有瘀血,熱傳陽明所致。其主要表現為發熱,汗出,口渴,大便秘結,小便短赤,舌質紅,苔黃,脈洪大。

蓄血證的治療,以活血化瘀、通利下焦為主。可用桃核承氣湯、抵當湯等。

以下是《傷寒論中關於蓄血證的論述:

  • 《傷寒論·辨太陽病脈證並治》:「太陽病不解,熱結膀胱,其人如狂,血自下,下者愈。其外不解者,尚未可攻,當先解其外。外解已,但少腹急結者,乃可攻之,宜桃核承氣湯。」
  • 《傷寒論·辨陽明病脈證並治》:「陽明證,其人喜忘者,必有蓄血,所以然者,本有久瘀血,故令喜忘,屎雖硬,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者,宜抵當湯下之。」

蓄血證的預後,一般較好。如果治療及時,可以很快痊癒。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因此,如果出現了蓄血證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