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傷寒標本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傷寒標本乃中醫辨證論治之重要概念,源於《內經》標本理論,經明代陶華《傷寒家秘的本》系統闡發,專論傷寒病傳變過程中本證與標證之辨證關係。
【名詞溯源】 《傷寒論》雖未直言「標本」,然六經傳變實含標本之意。陶華承仲景之學,於《傷寒家秘的本》卷二明言:「標者,病之梢末;本者,病之根本。先受病為本,次受病為標。」揭示傷寒傳變當分先後、辨主次。
【核心內涵】
- 病機層次
- 本證:指初受邪氣所發之根本證候,如太陽病之脈浮頭項強痛。其特徵為:
- 先發於經絡臟腑
- 病位較深
- 決定疾病本質
- 標證:乃本證發展所派生之兼夾證候,如太陽病誤下後之結胸。其特徵為:
- 後現於表裡氣血
- 病勢較急
- 反映病變趨勢
- 辨證要點 臨床須察「受病次第」:
- 先病為本:如傷寒直中太陰,腹滿自利為本
- 後病為標:若太陰病轉見發熱口渴,則為標
【臨床應用】
-
傳經辨標本
- 太陽→陽明傳變中,太陽表證為本,陽明裡熱為標
- 少陽樞機不利為本,或然證(如心下悸)為標
-
合病並病辨標本
- 太陽陽明合病,先現證候為本
- 三陰並病,原發經證為本
-
治法原則
- 急則治標:如少陰病標熱急現,當先清熱
- 緩則治本:厥陰病標熱退後,當溫養肝血
【理論延伸】
-
與六經關係
- 三陽病多標熱本寒
- 三陰病多標寒本熱
-
與氣血辨證
- 氣分受邪為本,血分見證為標
- 經絡為本,皮部反應為標
此說上承《內經》「治病必求於本」之旨,下啟溫病學衛氣營血辨證,實為傷寒學派重要辨證綱領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