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傷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傷津,病證名。即津液損傷。

1.熱性病過程中,邪熱煎熬津液,或燥邪損傷肺胃津液所致。如肺津受傷,則見乾咳無痰,或痰少帶血絲,鼻乾咽燥,喉乾舌絳。胃津受傷,則見煩躁,渴飲不止,口燥咽乾,舌紅面赤等症。

2.過度使用發汗、涌吐、瀉下等方法,亦可導致津液耗傷。

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:“津液不布,榮衛不和,故氣不榮。”《靈樞·本神篇》:“津液不和,則心煩喜悲。”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脈證治》:“傷津者,渴飲不止,口燥咽乾,舌紅面赤。”

傷津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1.外感熱邪,內傷燥邪,均可耗傷津液。

2.過度使用發汗、涌吐、瀉下等方法,亦可導致津液耗傷。

3.情志不遂,肝失疏泄,亦可導致津液耗傷。

傷津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1.口渴、咽乾、舌紅少津。

2.煩躁、失眠、多夢。

3.大便乾燥、小便短赤。

4.皮膚乾燥、毛髮枯槁。

5.脈細數、舌紅少津。

傷津的治療,以滋陰生津為主。可選用生脈散、玉液煎、百合固金湯等方藥。

傷津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1.注意飲食調養,多吃新鮮蔬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2.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,勞逸結合。

3.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
4.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5.在患有其他疾病時,要積極配合治療,避免加重津液耗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