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慈宮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上慈宮(Shàng Cí Gōng)是人體穴位之一,出自《針灸聚英》。該穴為足少陰腎經的穴位,位於足內側,內踝後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主治
上慈宮穴主治小便不利、遺尿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陰部濕疹、陰部瘙癢、腳氣、腳腫、腳痛等症。
針灸
上慈宮穴的定位方法是:正坐位,足內側,內踝後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直刺0.5-1寸。
艾灸
上慈宮穴的艾灸方法是:艾條灸5-10分鐘。
注意事項
上慈宮穴不宜強刺激。
古籍記載
《針灸聚英》:“上慈宮,在內踝後,赤白肉際凹陷處,直刺一寸。”
現代研究
現代醫學研究發現,上慈宮穴有鎮痛、抗炎、抗菌、抗過敏、降血壓、利尿、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等作用。
臨床應用
上慈宮穴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小便不利、遺尿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陰部濕疹、陰部瘙癢、腳氣、腳腫、腳痛等症。
文獻摘錄
《針灸聚英》:“上慈宮,在內踝後,赤白肉際凹陷處,直刺一寸。”
《針灸大成》:“上慈宮,在內踝後,赤白肉際凹陷處,直刺一寸。”
《針灸學》:“上慈宮,在足內側,內踝後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直刺0.5-1寸。主治小便不利、遺尿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陰部濕疹、陰部瘙癢、腳氣、腳腫、腳痛等症。”
《針灸臨床手冊》:“上慈宮,在足內側,內踝後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直刺0.5-1寸。主治小便不利、遺尿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陰部濕疹、陰部瘙癢、腳氣、腳腫、腳痛等症。艾灸5-10分鐘。”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