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丹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上丹田
上丹田為氣功學術語,亦屬中醫傳統理論中「三丹田」之一,首見於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本病論》:「神失守位,即神遊上丹田。」此處明確指出上丹田與「神」的調攝密切相關,為人體精神意識活動的重要樞紐。
部位與別稱
上丹田位於兩眉之間,印堂穴深處,具體對應現代解剖學之「松果體」區域。道家典籍又稱之為「泥丸宮」或「崑崙」,如《東醫寶鑒》引述:「上丹田,藏神之府也。」強調其為元神所居之處,主司人體高級神經活動與覺知功能。
中醫理論基礎
- 與「神」的關係
中醫認為「神」為人身之主宰,《靈樞·本神》云:「兩精相搏謂之神。」上丹田作為藏神之所,與心、腦功能相通。心神安定則上丹田氣機充盈,反之,若思慮過度或情志失調,可致「神遊上丹田」,出現精神渙散、失眠多夢等症。 - 經絡連結
上丹田所在區域為督脈循行之路,與任脈、衝脈相交,形成「小周天」循環關鍵節點。練功時意守此處,可激發督脈陽氣,調和氣血,如《黃庭經》所言:「泥丸百節皆有神。」 - 氣化功能
從精氣神轉化而言,上丹田主導「煉神還虛」的過程,為氣功修煉中「性功」(精神修養)的核心。道家內丹術強調「性命雙修」,上丹田即「性」之根本,與下丹田(藏精)、中丹田(藏氣)共構人體能量昇華路徑。
文化與實踐意義
除醫學價值外,上丹田在道教內丹、佛家禪定中均具重要地位。如《周易參同契》以「鼎器」喻之,視為元神凝練的場所;禪修「觀眉心」之法,亦透過專注上丹田以達靜心定慮之效。
綜言之,上丹田在中醫理論中統合形、氣、神三者,既是生理調控樞紐,亦為傳統修養文化中身心統一的象徵。其概念融合了醫學、哲學與修煉實踐,反映中醫「形神一體」的整體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