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齶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上齶瘡,又稱為齶瘡,是一種發生在上齶的瘡瘍。其主要症狀為上齶生瘡如粟,疼痛,口中腥臭;或見畏寒發熱

上齶瘡的病因主要為脾胃三焦蘊熱。脾胃三焦是人體內重要的消化系統,當其功能失調,就會導致體內的熱毒積聚,從而引發上齶瘡。

上齶瘡的治療方法主要以瀉火解毒為主。可以選用涼膈散、清胃散等中藥進行治療。也可以外吹冰硼散,以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此外,上齶瘡的預防方法主要為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,並保持口腔清潔。

以下是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中關於上齶瘡的記載:

「上齶瘡,其發於夏者,多由暑熱所致;其發於冬者,多由風寒所致。其症見上齶生瘡如粟,疼痛,口中腥臭;或見畏寒發熱。治宜瀉火解毒。可選用涼膈散、清胃散等。也可外吹冰硼散。本病多由脾胃三焦蘊熱而成。故在治療中也可針對病因選用其他清利脾胃三焦蘊熱的藥物,均可收到良效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