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發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上發背,又稱為脾肚發或脾肚癰,是一種發生在背部第七頸椎部位的癰疽。其名稱是由於與中、下發背相比,病情相同,僅發生位置不同。

根據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四,上發背是指發生在背部第七頸椎部位的癰疽。它的名稱是根據與中、下發背癰疽具有相同病因,只是位置稍有不同而得來的。有些人也稱之為脾肚發或脾肚癰。有關治療方法可參見有頭疽條目。

上發背的發病原因通常是由於脾胃虛弱,濕熱聚積,或是外感風熱、濕熱之邪蘊結於脾胃,然後化熱成毒,上攻至背部,形成上發背的病變。

臨床上,上發背的主要症狀是局部紅腫熱痛,非常灼熱且難以忍受,伴隨發熱、頭痛、口渴、煩躁、尿黃等症狀。

治療上發背的方法主要是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一種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黃連解毒湯進行治療。方劑中的黃連、黃芩、梔子和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;赤芍、丹皮、桃仁和紅花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;甘草、生地黃、知母和麥冬則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。

預防上發背的方法包括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並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如果不及時治療,上發背的病情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敗血癥、膿毒血癥等嚴重併發症,危及生命。

治療上發背的過程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,切勿自行盲目使用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