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上臨

定義
上臨為中醫運氣學說之術語,意指「司天之氣」對當歲氣運的統攝作用。司天居於三陰三陽之上,主司上半年的氣候變化與疾病特徵,故稱「上臨」。其概念源自《內經》,尤見於《素問·氣交變大論》所載:「上臨少陰少陽」,揭示歲運與司天之氣的相互影響。

運氣學說中的上臨

  1. 與歲運的關係

    • 火運太過之年(天干屬戊,如戊子、戊午、戊寅、戊申年),若逢少陰君火或少陽相火司天,則形成「火氣疊加」之象。
    • 例如:
      • 戊子、戊午年:歲運為火運太過,上臨少陰君火司天,火熱之氣尤盛。
      • 戊寅、戊申年:歲運同屬火運太過,上臨少陽相火司天,火勢熾烈。
    • 此類年份易現炎熱亢盛、津液耗傷之候,需結合六氣客主加臨分析病機。
  2. 三陰三陽司天之配屬

    • 司天之氣分為六種,與十二地支相配:
      • 子午:少陰君火
      • 丑未:太陰濕土
      • 寅申:少陽相火
      • 卯酉:陽明燥金
      • 辰戌:太陽寒水
      • 巳亥:厥陰風木
    • 「上臨」強調司天對歲運的制約,如「火運太過遇水司天」(如戊辰、戊戌年),則火氣受抑,轉為平氣。

中醫理論延伸

  • 病機影響:上臨之氣主導上半年氣候,如少陰司天則熱淫所勝,民病咳喘、血溢;少陽司天則火淫所勝,見頭痛、瘡瘍。
  • 治療思路:司天之氣為外感病邪的重要來源,臨床需結合歲運與在泉之氣(主下半年),審察「天—人—病」關係。如戊午年火熱偏勝,治宜清熱保津,兼顧在泉之陽明燥金對肺系的影響。

古籍考據
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言:「寒暑燥濕風火,在人合之奈何?……上臨少陰,火燔焫。」說明司天之氣與人體臟腑相應,上臨少陰時,心火易亢,可參見口瘡、煩躁等症。

此概念深植於五運六氣理論,為中醫預測氣候、疾病及辨治之重要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