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齦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上齦里

別名:無

出處:《千金要方》

定位:位於口腔內上唇黏膜處,與面部「水溝穴」(人中溝)相對應的位置。

歸經:屬經外奇穴,未歸屬於特定經脈。

主治

  1. 黃疸:中醫認為黃疸多因濕熱或寒濕蘊結,上齦里穴可疏通局部氣血,輔助清利濕熱。
  2. 口唇疾患:如唇腫、口瘡等,因穴位所在之處,能調節口腔周圍經氣。
  3. 急救用途:古籍記載,此穴可配合其他穴位用於神志不清的急救處理。

刺灸法

  • 針刺:直刺0.1~0.2寸,或使用三棱針點刺出血。
  • 禁忌:本穴一般不行灸法。

穴名釋義
「齦」指齒齦,「里」意指內部,因穴位隱於上唇黏膜內側,故稱「上齦里」。

相關理論
此穴雖為經外奇穴,但與督脈(水溝穴所在)相應,督脈總領一身陽氣,故刺激上齦里可間接調動陽氣,輔助化解濕濁。另《黃帝內經》提及「口唇者,脾之官」,上齦里鄰近脾之外候,故亦能反映脾胃狀態。

現代應用
臨床較少單獨使用,多配合谷、足三里等穴,增強退黃或調和脾胃之效。

附註
古籍記載本穴與「齦交」(督脈穴,位於上唇繫帶)位置相近,但齦交主治齒齦腫痛、癲狂,而上齦里偏重黃疸,二者需區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