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者右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上者右行
「上者右行」為中醫運氣學說之重要術語,出自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,用以闡釋天體運行之氣機規律。張景岳於《類經》註解云:「上者右行,言天氣右旋,自東而西以降於地。」此語揭示天道之氣自上而下、自左而右的循環運動,與「下者左行」(地氣左轉)形成天地陰陽交感之動態平衡。
理論基礎
- 天道右旋
中醫認為,天屬陽,其氣主動,運行方向為「自東而西」右旋下降,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合。此運動象徵陽氣之布散與沉降,如日月星辰之東升西落,亦對應人體陽氣之週流規律。 - 與地氣左行之關係
地屬陰,其氣左行(自西向東),與天氣右旋相應,構成「天右地左」之交泰模式。《黃帝內經》強調「升降相因」,天氣下降、地氣上升,方能化生萬物。此理論亦體現於人體經脈氣血之運行,如手三陽經從手走頭(應天氣),足三陰經從足走腹(應地氣)。 - 五運六氣之應用
在運氣學說中,「上者右行」影響司天之氣的分布。如少陰君火司天時,火氣右降,與在泉之氣(如陽明燥金)形成特定氣化格局,主導全年氣候與病機變化。
臨床意義
- 氣機調和:人體清陽之氣宜升發(似地氣左行),濁陰之氣宜肅降(似天氣右旋),若升降失常,則病變叢生。
- 脈診參考:寸口脈象中,右脈主氣(應天氣下降),左脈主血(應地氣上升),可藉此判別陰陽氣血之盛衰。
此概念深植於中醫天人相應之整體觀,不僅為古代天文曆法與醫學之結合,亦為辨證論治提供宏觀思維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