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正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上正
定義與源流
「上正」為中醫運氣學術語,首見於《素問·刺法論》,意指「司天之正位」。在五運六氣理論中,司天為當令之氣的主導方位,象徵天部氣化的核心。「上正」即強調此正位之氣對全年氣候、物候及人體健康的統攝作用,屬三陰三陽六氣循環中的至高調節點。
運氣學說中的定位
-
司天與在泉的對應關係
- 司天主管上半年氣候(位於上正),在泉主下半年,二者形成「一上一下」的氣化結構。
- 如子午之年,少陰君火司天,則陽明燥金在泉,「上正」即少陰所主的氣化樞紐。
-
六氣循環的樞紐
- 三陰三陽(厥陰、少陰、太陰、少陽、陽明、太陽)依序輪值司天,每氣各主一年,「上正」隨歲運更替而變。
- 《素問·天元紀大論》言:「厥陰之上,風氣主之……」,說明司天之氣(上正)與五行屬性緊密相連。
與人體生理病理的關聯
-
氣化失常的影響
- 若司天之氣(上正)過亢或不足,可能引發相應的時令疾病。如少陽相火司天之年,火氣偏勝,易現溫病、瘡瘍。
- 《刺法論》提及「升降不前,氣交有變」,即強調上正之氣失調會導致氣機升降紊亂。
-
經絡應象
- 司天之氣對應人體三陰三陽經脈,如太陽寒水司天,則寒邪易傷太陽經,出現頭項強痛等症。
歷代醫家的闡釋
- 王冰注《黃帝內經》時,將「上正」解為「司天臨御之正位」,突顯其統攝諸氣的功能。
- 清代張志聰《素問集注》進一步指出,司天之位(上正)的盛衰可通過脈象反映,如「寸口脈應司天之變」。
現代研究與應用
當代中醫運氣學說中,「上正」概念被用於分析氣候-疾病模型,如探討特定年份司天屬性與流行病趨勢的關聯性。此外,針灸選穴亦參考司天之氣,調節人體與歲運的同步性。
(全文完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