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尚藥典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尚藥典御

尚藥典御為古代中醫官職名,始見於南北朝時期,為尚藥局之最高長官,專司皇室醫藥事務。此職肇始於南朝梁代,當時尚藥局長官稱「奉御」;北朝北齊則改稱「典御」,並定其職品為正五品。隋代沿襲北齊制度,職稱與品秩不變。至唐代復改稱「奉御」,職品調整為正五品下。宋代沿用「典御」之名,金、元時期則改稱「提點」。

尚藥典御多由精通醫藥之專家擔任,其職責重大,除統籌尚藥局事務外,更需直接為皇帝診治。皇帝若有疾,典御須親自診脈、辨證立法,並擬定處方。藥成後,尚需依古制「先嘗後進」,以驗藥性,確保用藥安全。此制源自《周禮》「醫師掌醫之政令,聚毒藥以共醫事」之傳統,體現古代醫藥制度之嚴謹。

因尚藥典御侍奉帝王,職務攸關皇室安康,故歷朝皆賦予較高品秩,多為正五品以上,地位尊崇。此職不僅需嫻熟醫理,更須通曉藥性配伍,如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載「君臣佐使」之道,以及《黃帝內經》「辨證論治」之旨。其選拔標準嚴格,除醫術精湛外,亦需熟知宮廷禮制,以應對皇室醫療之特殊需求。

從職能觀之,尚藥典御實為古代御醫體系之核心,兼具醫官與藥官雙重角色,反映中醫「醫藥一體」之傳統。其制度演變亦與歷代醫政機構調整密切相關,如唐代尚藥局隸屬殿中省,宋代歸入翰林醫官院,均顯示其於宮廷醫療體系中之關鍵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