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尚藥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尚藥局:古代宮廷醫藥管理機構的演變與職能
尚藥局的起源與發展
尚藥局是中國古代宮廷中主管藥品及藥政的重要機構,其職能由早期的藥政官員逐步演變而來。東漢時期,太醫令下設「藥丞」,專司藥品管理,此為尚藥局的前身。魏晉南北朝時期,宮廷醫藥管理體系逐漸完善,南朝梁代正式設立「尚藥局」,負責御用藥物的調配與管理,並由太醫兼領其職。
北魏時期,太醫署歸屬太常寺管轄,其中設有「嘗藥典御」,負責帝王用藥的監督與調製。北齊時,醫政制度進行重大改革,將原本隸屬於太醫署的藥品管理職能獨立出來,正式成立尚藥局,並改歸門下省管轄。此後,尚藥局不僅掌管宮廷藥政,更直接參與帝王的醫療保健,地位大幅提升。
尚藥局的組織架構與職能
北齊時期,尚藥局的長官為「尚藥典御」,官階為正五品,副職「尚藥丞」為從七品。局內設有「侍御師」與「尚藥監」各四人,負責御藥的調製與監督。此後,隋、唐、宋、金、元各朝均設有尚藥局,但其規模、品秩與職能有所調整。
- 隋代:尚藥局仍隸屬門下省,設典御二人,官階正五品。隋煬帝時改歸殿內省,並將「典御」改稱「奉御」。
- 唐代:尚藥局屬殿中省,設奉御二人,官階正五品下。唐高宗龍朔二年(662年)曾改稱「奉醫局」,至咸亨元年(670年)恢復舊名。
- 宋代:尚藥局的規模與唐代相近,仍負責御藥管理與帝王醫療。
- 金代:尚藥局隸屬宣徽院,設提點(正五品)與使(從五品)。
- 元代:初期仍設尚藥局,後因尚食局與尚藥局在藥膳調製上職能重疊,於至元二十年(1354年)裁撤尚藥局,其職能併入尚食局。
尚藥局的藥政管理與中醫藥學貢獻
尚藥局不僅是宮廷醫藥管理機構,更在傳統中醫藥學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。其職責包括:
- 御藥調製:負責帝王及后妃的用藥,確保藥材品質與療效。
- 藥材管理:掌管宮廷藥庫,監督藥材採購、儲存與炮製。
- 醫藥研究:御醫與藥師共同研究藥方,並記錄於宮廷醫籍中,部分內容後世被收入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等經典醫書。
- 藥膳調配:結合中醫理論,調製具有養生功效的藥膳,供帝王日常保健。
尚藥局的衰落與後續演變
明代以後,尚藥局不再單獨設立,其職能由太醫院與御藥房分擔。太醫院負責醫療診治,御藥房則專司宮廷藥材管理與御藥調製。此一變革反映明清時期宮廷醫藥管理體系的進一步整合與專業化。
尚藥局的歷史變遷,不僅體現古代中國醫藥管理的制度演進,也見證中醫藥學在宮廷醫療中的實踐與發展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