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實下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上實下虛

病證名

又名上盛下虛,指肝腎不足,陰虛於下,陽亢於上所引起的病證。除下虛的症狀如腰膝酸軟無力、遺精等外,還同時出現肝陽上亢的表現,如脅痛、頭眩、頭痛、目赤、煩躁易怒等。《素問·三部九候論》中有提到「上實下虛,切而從之。」

病因病機

本病往往是由先天稟賦不足、後天失養,或長期病勞耗損等因素導致肝腎陰虛,陽氣亢盛上越所致。

臨床表現

本病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無力、遺精、陽痿、早泄、頭暈目眩、頭痛、耳鳴、煩躁易怒、口苦咽乾、舌紅少苔、脈弦數。

診斷

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閤中醫四診方法,可以確定本病的診斷。

治療

本病的治療主要以滋陰降陽、補腎益肝為主。常用的方劑包括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、金匱腎氣丸、大補陰丸等。

預防

平時應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,並且加強飲食調養,多攝取一些具有滋陰降陽、補腎益肝作用的食物,如黑芝麻、核桃、枸杞子、山藥等。

注意事項

患有本病的患者應該避免情緒激動,注意休息,避免熬夜,以免加重病情。

古籍原文

《素問·三部九候論》中有提到「上實下虛,切而從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