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少陽為樞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少陽為樞
少陽為樞,乃中醫經絡生理學之重要概念,首見於《靈樞·根結》。此理論闡述少陽經在三陽經中的特殊地位與功能特性,強調其作為氣機升降出入之關鍵樞紐的作用。
少陽的經脈特性
少陽屬手足少陽經,包括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。其生理特點在於「居半表半里」,既非純粹在表(如太陽),亦非純粹在裡(如陽明),而處於陰陽交界之處,故能調和表裡、貫通上下。
樞機之意義
「樞」本指門戶的轉軸,引申為氣機運行的樞紐。少陽為樞,體現於以下三方面:
- 氣機調節:少陽主疏泄,協調三焦氣化與膽汁分泌,影響全身氣血津液的輸布。
- 表裡中介:外邪由表入裡,或裡邪外透,均需經過少陽層次,故《傷寒論》以少陽病為「半表半里證」,以小柴胡湯為和解代表方。
- 陰陽轉化:少陽居陽經之中,與厥陰肝經相表裡,具調和陰陽之能,如《內經》所言「少陽主樞,轉運陰陽」。
少陽與三焦、膽的關係
- 三焦:為「決瀆之官」,少陽三焦經主司水道與氣化,其樞機功能體現於通調水液與氣血。
- 膽:為「中正之官」,足少陽膽經主決斷與疏泄,其樞紐作用在於協調五臟氣機升降,尤其影響肝之疏泄功能。
臨床體現
少陽樞機不利時,可出現往來寒熱、胸脅苦滿、口苦咽乾等症,反映氣機鬱滯、表裡失和。治療上重視「和解少陽」,如柴胡類方劑即旨在恢復其樞轉之能。
綜言之,「少陽為樞」不僅是經絡定位,更是動態功能概括,貫穿於中醫對人體氣化、病機及治療的整體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