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少陰郄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少陰郄
出處:《針灸甲乙經》。
別名:陰郄。
穴義:少陰經氣血在此輸注。
定位:在足內側,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主治:心痛、胸脅痛、心煩、失眠、健忘、遺精、陽痿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腳氣。
針刺方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功效:清心除煩,利水消腫。
配伍:配太溪穴,有清心除煩,利水消腫之功,主治心煩失眠,小便不利,水腫。
附註: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少陰郄,在足內側,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」
圖解:
!少陰郄穴位圖
文獻摘錄:
- 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少陰郄,在足內側,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」
- 《針灸大成》:「少陰郄,在足內側,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直刺一寸,灸三壯。」
- 《針灸學》:「少陰郄,在足內側,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直刺0.5-1寸,可灸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