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邵同珍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邵同珍(生卒年不詳),字葆誠,號四九居士,清代湖北江夏(今武昌)人。原為儒生,後兼習岐黃之術,融會儒醫兩道,尤擅以《易經》哲理闡釋醫理,形成獨特之醫學見解。
邵氏深諳「醫易同源」之旨,所著《醫易一理》一書,系統性結合《周易》象數理論與中醫藏象學說。其論述重點包括:
- 太極陰陽與臟腑關係:以坎離二卦喻心腎水火,闡發「心腎相交」之生理機制,並推衍八卦配屬五臟之理論模型。
- 河洛數理與經絡氣化:援引河圖洛書之數理,解釋十二經脈氣血運行規律,提出「陽數九、陰數六」與三陰三陽經脈的對應關係。
- 卦象變易與病機演變:運用六十四卦爻變原理,分析外感病傳變途徑,如以「巽卦主風」論述肝風內動病機。
其學術特色在於將《內經》「天人相應」理論具體化,透過易學符號系統建立診療框架。例如以「乾首坤腹」之說強化頭面部望診理論,又以「震足巽股」闡釋四肢經筋病候。該書現存清光緒年間刻本,為研究易學與中醫理論結合之重要文獻。
邵氏醫論對後世「運氣學派」影響頗深,其以卦象推演五運六氣變化的方法,尤見於清代溫病學家對時令病的論述中。然其學說偏重理論推衍,臨證記錄較少,此乃其著作特色所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