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長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舌長,病證名。系指舌長吐出口外而收縮無力,口吐清涎,四肢逆冷的病證。本病多由胃氣虛寒所致。治宜溫胃散寒,方用桂附理中湯加減。此外,心火熾盛,熱病傷陰、腎陰虧損等也可致本病。應審證求因,辨證用藥。參見舌縱條。
《醫學入門》:“舌長,舌吐出口外,不能收縮,口吐清涎,四肢逆冷,此胃氣虛寒也。”
《醫宗金鑒》:“舌長,舌吐出口外,不能收縮,口吐清涎,四肢逆冷,此胃氣虛寒也。治宜溫胃散寒,方用桂附理中湯加減。”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:“舌長,舌吐出口外,不能收縮,口吐清涎,四肢逆冷,此多由胃氣虛寒,或心火熾盛,熱病傷陰,或腎陰虧損所致。治宜溫胃散寒,或清心瀉火,或滋陰降火,隨證施治。”
舌長的臨床表現為:舌長吐出口外,不能收縮,口吐清涎,四肢逆冷。舌長的病因多由胃氣虛寒所致,此外,心火熾盛,熱病傷陰、腎陰虧損等也可致本病。舌長的治療應審證求因,辨證用藥。
舌長的預後取決於病因和治療的及時性。如果病因得治,治療及時,預後良好。如果病因不能根除,治療不及時,預後不良。
舌長的食療方有:
- 桂附理中湯:由桂枝、附子、白朮、甘草、乾薑、大棗組成。具有溫胃散寒、回陽固脫的功效。適用於舌長、四肢逆冷、口吐清涎等症。
- 清心瀉火湯:由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知母、生地、丹皮、赤芍、澤瀉、茯苓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清心瀉火、滋陰降火的功效。適用於舌長、心火熾盛、口吐清涎等症。
- 滋陰降火湯:由生地、熟地、天冬、麥冬、沙參、玉竹、百合、知母、黃柏、澤瀉、茯苓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滋陰降火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適用於舌長、腎陰虧損、口吐清涎等症。
舌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- 飲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不宜熬夜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檢查,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