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舌絳
舌絳為中醫診斷學重要術語,指舌質呈現深紅色,較尋常淡紅舌色澤更為濃郁,多見於溫病及內傷雜病之熱入營血階段。《溫熱論》明確指出:「其熱傳營,舌色必絳。」此象反映體內熱邪熾盛,陰液耗傷,病位深及營分、血分,臨床須結合舌苔、舌形及伴隨症狀細辨病機。
舌絳之成因與辨證
- 熱入營分
全舌鮮絳無苔,多屬熱邪深入營分,心包絡受擾,常見高熱夜甚、神昏譫語等症。此為溫病傳變之關鍵,宜清營透熱。 - 氣營同病
舌絳初起兼見黃白苔,提示邪熱雖漸入營,然氣分未清,屬氣營兩燔之證,需氣營兩清。 -
臟腑熱盛
- 舌尖獨絳:主心火亢盛,常伴煩躁失眠、口瘡。
- 舌絳見大紅點:為熱毒攻心,多見於疫癘重症。
- 絳而中心乾:胃火灼津,陰液虧耗,症見口渴引飲、消穀善饑。
-
陰液耗竭
- 絳而光亮如鏡:胃陰亡失,舌面無苔,光滑無津,屬危候。
- 絳而乾枯不鮮:腎陰涸竭,舌體瘦薄,甚則裂紋縱橫,預後不良。
-
痰濕穢濁
- 絳而黏膩似苔非苔:中焦穢濁鬱蒸,濕熱痰濁膠結,舌面雖絳卻捫之濕潤。
- 絳而潤澤非乾:濕熱上泛或痰濁內阻,雖色深紅,然津液未傷,須辨濕熱輕重。
舌絳與舌形結合之辨識
- 舌體瘦薄絳裂:陰虛火旺,真陰虧損,多見於久病耗傷或溫病後期。
- 絳舌兼紫暗:熱毒深陷血分,瘀熱互結,常見斑疹隱隱或出血發斑。
舌絳之辨,須綜觀全局,結合脈證,以判熱邪淺深、津存亡與臟腑病位,為溫病及內傷熱證之重要診斷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