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蟲吐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蟲吐,病證名。蛔蟲所致的嘔吐。《醫學入門》卷五:「蟲吐時常噁心,胃口作痛,口吐清水,得食暫止,飢則甚者,胃中有蛔也。」治宜和胃驅蟲,用二陳湯加苦楝根、使君子、白術、烏梅、檳榔等。參見吐蛔條。
蟲吐是一種由蛔蟲引起的嘔吐症狀。蛔蟲是一種寄生在人體腸道內的線蟲,其體型細長,呈白色,可長達10-20厘米。蛔蟲會在人體內吸取營養,並且產生大量的毒素,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狀,包括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貧血等。
蟲吐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- 驅蟲藥物:常用的驅蟲藥物包括阿苯達唑、左旋咪唑、丙硫咪唑等。這些藥物可以殺死蛔蟲,並且將其排出體外。
- 對症治療:蟲吐患者常常會出現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,因此需要對症治療,以緩解這些症狀。
- 飲食調理:蟲吐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、易消化為主,並且要注意補充營養。
蟲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,因此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應儘早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