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舌菌

舌菌是一種疾病,指的是舌上腫起如菌狀的情況。《雜病源流犀燭》中記載:“舌菌屬心經,多因氣鬱而生。舌上如菌狀,或如木耳,其色紅紫。”舌菌一般的治療方法是清熱解毒,常使用犀角地黃湯。舌菌也被稱為舌疳。

舌菌通常發生在小孩身上,多因脾胃虛弱,濕熱積聚,或外感風熱,鬱蒸於舌而形成。臨床上的表現是舌上出現菌狀腫塊,類似木耳,呈紅紫色,質地柔軟,觸摸時容易破裂,可能會有少量膿血溢出,伴有口苦、口臭、舌苔黃膩、煩躁不安和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
舌菌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常使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治療。方藥組成中,犀角和地黃能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;黃連和黃芩能清熱燥濕;山梔子和丹皮能清熱瀉火;牛膝和澤瀉利水消腫;甘草則調和各藥。如果舌菌很大,可以使用魚鰾煎湯含漱,有助於腫塊的消散。

預防舌菌應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辛辣、刺激、油膩和生冷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暢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食療方面,可使用鮮藕、鮮荸薺和鮮山藥各30克,煎煮後服用,每日1劑,連續服用3-5天。這個藥方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舌菌。

舌菌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飲食宜清淡,不宜食用辛辣、刺激、油膩和生冷的食物。保持大便通暢,以免毒素在體內積聚。如果症狀嚴重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