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麻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舌麻是指舌頭有麻木感覺,也可能伴隨著舌強的症狀。在舌麻這個詞中,本來僅指舌頭麻木不仁,而將同時具有舌強症狀的情況稱為“舌痹”。近代中醫書籍常將這兩者混稱或合併,比如《中醫臨證備要》使用“舌麻”,《簡明中醫辭典》使用“舌痹”,《中醫舌診》則用“舌麻痹”。本書仍統稱為舌麻。

常見的證候有以下幾種:

  1. 血虛舌麻:主要表現為舌淡而麻,面色蒼白或萎黃,心悸,氣短,失眠多夢,健忘,脈細無力等症狀。

  2. 肝風舌麻:主要表現為舌麻而強,語言不利,頭暈,頭痛,或突然倒僕,半身不遂,脈弦而細數等症狀。

  3. 痰阻舌麻:由於常常伴隨其他病因,所以表現也不一致。主要有風痰舌麻,表現為舌麻而強,頭暈目眩,四肢麻木,或突然倒僕,口眼歪斜,偏癱,舌苔白滑或黃膩,脈浮滑或弦緩;痰火舌麻,表現為舌紅而麻,舌強,舌苔黃膩或黃厚而乾燥,頭暈目眩,耳鳴口苦,煩躁易怒,大便不爽,脈弦滑而數等症狀。

鑒別分析:

  1. 血虛舌麻與痰阻舌麻:血虛舌麻是由於營血虛衰或養分不足導致,舌肌無法得到滋養,所以出現舌麻。其特點是舌麻而不強,同時具有血虛的其他症狀,如面色蒼白,心悸頭暈,健忘,舌淡,脈細無力等。痰阻舌麻則是由於痰阻機竅,經絡通道受阻,舌的機能失調。其特點是舌麻而強,語言不利,同時具有痰盛的其他症狀,如頭暈目眩,肢體麻木,舌苔白滑或黃膩,脈弦滑等。

  2. 血虛舌麻與肝風舌麻:血虛舌麻是由於失血過多或養分不足導致營血不足,舌肌無法得到養分而出現舌麻,並且在飲食、言語方面沒有太大的影響,同時伴隨著面色蒼白,虛乏,脈細等血虛症狀,重點是“血虛”;肝風舌麻則是肝腎陰虧,陽亢失控,引發肝風。其舌麻而強,對進食、語言有影響,並伴隨著舌紅脈數,頭脹痛,甚至突然倒僕等症狀。所以重點在於“陽亢”,可以據此鑒別。

  3. 肝風舌麻與痰阻舌麻:肝風舌麻主要表現為肝陽化風,痰阻舌麻主要表現為痰阻氣滯。具體的鑒別如下:肝風與風痰,這兩者都是風邪的病態,但是風痰可能是因為外風帶有痰從外攻擊,或者是痰盛動風。外風帶痰的情況下發病速度快;痰盛動風的情況下平時可能有痰多的症狀,或者是體胖痰多等。總之,首先要注意“痰證”,其次外風的情況可能伴隨寒熱、拘急等症狀。肝風與痰火:痰火指的是體內有多餘的痰濕,再加上火邪或者是內熱,破壞津液而形成痰火,這種痰火上壅,所以出現舌麻而強,苔厚而暗紅,口苦易怒,頭暈,脈弦滑數等症狀,具有“痰證”和“火證”的特點;肝風舌麻表現為舌強,舌色紅而苔少,脈弦多細數,主要是陰虛興陽亢的證候特點。

在治療方面,對於血虛舌麻可以選用養血的方法,如使用歸脾湯並加入炮薑;肝風舌麻應該滋陰平肝、熄風,可以使用天麻鉤藤飲;痰阻舌麻中的風痰型可以使用省風湯加入沉香;痰火型可以使用溫膽湯加入腥星、全蠍、天麻、黃連等藥物。

參考文獻:

《證治淮補.口脣章》:“氣虛則麻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