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上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舌上瘡

舌上瘡,又稱舌瘡、舌疳、舌疳瘡,是指舌上生瘡,舌裂時流鮮血,腫脹疼痛的病證。多見於小兒,成人亦可發生。

病因

舌上瘡多由心脾二經積熱燻蒸或妊娠胎火上沖所致。

臨床表現

舌上瘡具有以下臨床表現:

  • 舌上生瘡,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,大小不一,表面覆有黃白色膿性分泌物,周圍有紅暈。
  • 舌裂時流鮮血,疼痛難忍。

診斷及治療

診斷舌上瘡主要根據臨床表現,舌苔、舌質、脈象等。治療上以清熱解毒、涼血止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導赤散、清胃散等。若舌瘡經久不愈,身體虛弱者,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減;若兼腰膝酸軟,小便清長者,可使用六味地黃湯加減。

預防與注意事項

  • 飲食要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• 保持口腔清潔,飯後漱口。
  •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孕婦在妊娠期間要注意營養均衡,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心情舒暢。
  • 如果舌上瘡反覆發作,久治不愈,應及早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