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上龜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舌上龜紋
病證名,係指舌面出現白斑細點,或顯露如龜殼紋理之病徵。此症多因思慮過度、睡眠不足,導致虛火上炎,灼傷舌絡所致。
病因病機:
中醫認為,舌為心之苗,又屬脾之外候。若長期思慮傷脾,或陰血虧虛,虛火內生,上炎於舌,則易致舌黏膜失養,呈現「無皮」之狀,色淡而伴白斑細點,嚴重時則顯龜紋。此症多見於陰虛火旺或氣血兩虛之體質,脈象常見虛細,患者多無明顯口渴,與實熱證之舌紅苔黃有別。
臨床表現:
舌面可見淡白色斑點或細小凹陷,紋理清晰如龜背,舌質偏淡,苔薄或少苔。患者或伴心悸、失眠、手足心熱等陰虛症狀,或見氣短乏力、面色萎黃等氣血不足之象。
治法方藥:
-
內治:
- 滋陰降火:若屬陰虛火旺,宜用四物湯(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)加減,佐黃柏、知母以清虛熱,丹皮涼血活血,少佐肉桂引火歸元,此即「從治法」之應用。
- 益氣養血:若氣血兩虛,可選歸脾湯加減,補益心脾,氣血得充則舌絡自潤。
-
外治:
- 以柳花散(成分多含黃柏、青黛等清熱斂瘡之品)外搽患處,助消炎生肌。
鑑別要點:
需與實火證相區別。實火者舌紅苔黃,脈洪數,口渴喜冷飲;而舌上龜紋屬虛火,脈虛細,口不渴,治當滋養為本,不可妄投寒涼,以免傷正。
延伸探討:
此症與現代醫學「地圖舌」(良性遊走性舌炎)部分特徵相似,然中醫更重整體辨證,從氣血陰陽失衡論治,體現「有諸內必形諸外」之理論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