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歪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舌歪

定義與臨床表現
舌歪為中醫病狀名,指舌體伸出時偏向一側,無法保持正中位置。此症多與中風或中風先兆相關,常伴隨口眼喎斜、半身不遂等症狀,屬中風證候群之一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肝風內動
    肝為風木之臟,主筋脈。若肝陽上亢或陰虛陽亢,易引動內風,風邪上擾,竄擾舌絡,導致舌體一側肌肉弛緩無力,呈現歪斜之態。
  2. 經絡受阻
    風、火、痰、瘀等邪氣阻滯經絡,尤以手少陰心經、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為主。心開竅於舌,脾主肌肉,肝主筋,邪客經絡則氣血不暢,舌體失養,運動失衡。
  3. 痰瘀互結
    痰濁與瘀血互結,阻滯舌絡,使局部氣血運行不暢,肌肉失於濡養,導致舌體歪斜。

辨證分型

  1. 肝陽化風證
    舌歪伴頭暈目眩、面赤耳鳴、肢體麻木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  2. 痰熱阻絡證
    舌歪兼見痰多黏稠、胸悶煩躁,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
  3. 氣虛血瘀證
    舌歪且色淡紫,伴氣短乏力,舌有瘀斑,脈細澀。

相關理論延伸

  • 舌與臟腑關係
   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,又與脾、肝、腎等臟腑密切相關。舌體運動依賴氣血濡養與經絡調控,故臟腑功能失調或經絡氣血逆亂,皆可反映於舌。
  • 外風與內風之別
    外感風邪(如外風中絡)亦可致舌歪,但多見於外感病初期,伴惡寒發熱;內風則因肝腎陰虛或陽亢所致,病勢較深,常伴內傷症狀。

古籍記載
《靈樞·經脈》提及「足太陰之脈……連舌本,散舌下」,說明脾經與舌的聯繫;《醫林改錯》則強調氣虛血瘀致中風,舌歪為瘀阻舌絡之象。

補充說明
舌歪雖多見於中風,但亦可能見於其他病症,如癲癇發作後或腦部外傷。中醫辨證時需結合四診,細察兼症,以明病機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