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萎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舌萎,又稱痿軟舌,是指舌體萎縮,無力自由伸縮轉動,甚至伸不過齒。本症出自《靈樞·經脈篇》:“肌肉軟,則舌痿”。臨證較為少見,多屬危重難治之證。
本症與“舌卷”同以舌體伸縮異常為主,但前者是舌體萎軟無力轉動,後者是舌體卷曲回縮難以伸長,二者概念不同,應予鑒別。
常見證候
痰濕阻絡舌萎:舌軟無力轉動,言語不利,面白唇青,胸脘痞滿,嘔惡痰多,肢體困重,心悸眩暈,脈沉滑,舌淡紅,苔白厚滑膩。
心脾兩虛舌萎:舌軟無力,面色無華,唇爪淡白,心悸怔忡,失眠健忘,飲食減少,四肢倦怠,脈細弱,舌淡嫩,苔薄白。
肺熱熏灼舌萎:舌乾而軟,乾咳無痰,或痰少而黏,氣逆而喘,咽乾鼻燥,心煩口渴,小便短赤,大便乾燥或不暢,脈細數,舌質紅,苔薄黃少津。
肝腎陰涸舌萎:舌枯晦歛縮而萎,口乾齒燥,昏沉嗜睡,神倦耳聾,兩顴紅赤,手指蠕動,甚或瘛瘲,心中憺憺大動,時時欲脫,脈微細欲絕,舌紫絳無苔。
鑒別分析
痰濕阻絡舌萎與心脾兩虛舌萎
痰濕阻絡舌萎是由於肺、脾、腎三臟功能失調,三焦氣化失司,尤以脾失轉輸運化之權,使津液停蓄不化,聚而生濕,凝而成痰,痰氣閉阻舌絡,則舌之經脈失養,而成舌萎。
心脾兩虛舌萎是因勞倦傷脾,脾失健運,氣血化源不足,久則心脾氣血虛極,舌為心竅,又為脾之外候,心脾兩虛,氣血不足以奉養於舌,筋脈乏氣之溫煦,血之濡養,而為舌萎。
前者舌萎略有硬感,必伴言語不利,甚而謇澀,苔必厚膩;後者舌萎軟無力,言語聲低,但無不利狀,苔必薄白不膩。其它面色、唇爪,以及胸脘、痰涎諸方面,都有一定區別。
痰濕阻絡舌萎治宜燥濕健脾,滌痰開竅,方選滌痰湯;心脾兩虛舌萎治宜補養心脾,方用歸脾湯。
肺熱熏灼舌萎與肝腎陰涸舌萎
肺熱熏灼舌萎乃因燥熱傷肺,或病後邪熱未清,肺受熱灼,陰津耗傷,津血不足以充養舌脈所致。
肝腎陰涸舌萎乃為熱邪久羈,劫灼腎陰,或傷精、失血之後,下焦陰精被奪,腎陰涸則肝失滋養,肝陰虛則下汲腎水,腎脈循喉嚨,挾舌本;肝脈循喉嚨入頏顙,肝腎陰凅,不能上貫經脈,而致舌萎。
二者皆為虛證,前者病變在上,後者病變在下。在上者輕,在下者重。在上者有乾咳、氣喘、鼻燥等肺熱陰虧之症;在下者有嗜睡、手足蠕動、齒燥、舌絳無苔等陰竭風動之徵。
究其舌萎,肺熱熏灼者舌乾而軟;肝腎陰涸者舌枯而萎,如去膜豬腰子樣。
前者治宜清肺養陰潤懆,方用清燥救肺湯;後者治宜育液養陰,方用加減復脈湯,虛風內動明顯的,可用三甲復脈湯滋陰潜陽,或大定風珠滋陰潜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