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舌診是中醫望診的重要內容之一,是通過觀察舌質、舌苔的形態、色澤、潤燥等,來判斷疾病性質、病勢深淺、氣血盛衰、津液盈虧及臟腑虛實等。

舌為心之苗,脾之外候,苔由胃氣所生。臟腑通過經脈與舌相聯繫,手少陰之別舌本足少陰之脈挾舌本,足厥陰之脈絡舌本,足太陰之脈連舌本,散舌下,故臟腑病變,可在舌質和舌苔上反映出來。

舌診主要分為舌質和舌苔兩部分。

舌質包括舌的形態、色澤、潤燥等。舌的形態包括舌體的大小、厚薄、胖瘦、偏斜等;舌的色澤包括淡紅、淡白、紅、紫、青、黑等;舌的潤燥包括舌面是否光滑、濕潤、乾燥等。

舌苔包括舌苔的厚薄、顏色、潤燥等。舌苔的厚薄包括薄苔、厚苔、乾苔、剝苔等;舌苔的顏色包括白苔、黃苔、灰苔、黑苔等;舌苔的潤燥包括潤苔、乾苔等。

舌診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。曹炳章《辨舌指南》:「辨舌質可辨臟腑的虛實,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。」通過舌診可以了解臟腑的虛實、氣血的盛衰、津液的盈虧等,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作用。

舌診在臨床中應用廣泛,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。首先,舌診需要結合其他證候進行綜合分析,不能單憑舌診做出診斷。其次,舌診需要有一定的經驗,才能準確判斷疾病。最後,舌診需要在良好的光線下進行,才能觀察到舌質和舌苔的細微變化。

舌診是中醫望診的重要內容之一,是臨床上常用的診斷方法。通過舌診可以了解臟腑的虛實、氣血的盛衰、津液的盈虧等,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作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舌診需要結合其他證候進行綜合分析,不能單憑舌診做出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