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蛇頭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蛇頭疔

蛇頭疔為中醫外科病名,屬指疔之一,指疔瘡生於手指末端,形似蛇頭,故名。此症首載於《證治準繩·外科》卷二,又名「蛇眼疔」、「天蛇毒」、「調疽」。其發病部位與病機深淺有別,如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卷六十八所述:「蛇頭疔發自指端筋骨,根深毒重;天蛇毒發自指端肌肉,其毒稍輕。」此病相當於西醫所述之「膿性指頭炎」,乃因熱毒蘊結,氣血壅滯所致。

病因病機
蛇頭疔多因外傷染毒,或臟腑積熱,火毒凝結,循經外發於指端。手三陽、三陰經脈皆行於指,熱毒鬱阻經絡,氣血不通,化腐成膿。若毒邪深竄,可傷及筋骨,甚則引起「疔毒走黃」(即毒邪內陷,相當於現代醫學之敗血症)。

臨床表現
初起指端紅腫灼熱,疼痛劇烈,逐漸腫脹如蛇頭,皮色紫暗,膿成時局部跳痛,可伴發熱、惡寒、舌紅苔黃、脈數等全身症狀。若未及時治療,膿毒侵蝕指骨,可致指節壞死。

辨證論治

  1. 初期(熱毒蘊結)

    • 症狀:指端紅腫熱痛,尚未成膿。
    • 治法:清熱解毒,活血消腫。
    • 方藥: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,外敷金黃散或玉露散。
  2. 成膿期(火毒熾盛)

    • 症狀:腫脹劇痛,按之應指(波動感),膿已形成。
    • 治法:透膿解毒。
    • 方藥:透膿散加減,必要時切開排膿,外搽九一丹提膿祛腐。
  3. 後期(餘毒未清)

    • 症狀:膿出腫減,瘡口未斂。
    • 治法:托毒生肌。
    • 方藥:四妙湯加減,外敷生肌玉紅膏。

其他療法

  • 針刺放血:於患指末端或井穴(如少商、商陽)點刺出血,以泄熱毒。
  • 灸法:初起可隔蒜灸,以行氣活血、拔毒外出。

此症需與「螺疔」(生於指腹)、「沿爪疔」(甲溝炎)等鑑別,其治療皆以清熱解毒為主,然因部位深淺不同,預後各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