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蛇眼丁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蛇眼丁

病名,屬疔瘡之一,指生於手指甲旁尖角處,形似蛇眼之疔瘡。

  1. 典籍記載
    首見於《備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,其形如豆粒,色紫暗,半隱半現於甲緣,質地堅硬如釘,因狀似蛇眼而得名。臨床表現多伴局部紅腫熱痛,甚則化膿潰膿。治法可參考「指疔」及「代指」相關論述。
  2. 別稱與關聯
    另見於《外科啓玄》卷二,稱「蛇頭疔」之別名,然二者雖同屬手足部疔瘡,病位略有差異:蛇眼丁特指甲旁病灶,而蛇頭疔多發於指端,腫勢如蛇頭狀。
  3. 病因病機
    中醫認為多因外感火毒,或內蘊濕熱,氣血壅滯,結聚皮肉而成。其病位在肝經所過(爪為筋之餘),故常與肝火熾盛、血熱毒聚相關。
  4. 證候特點

    • 初起期:甲旁現粟米大硬結,色紫紅,痛如錐刺。
    • 成膿期:腫勢擴大,頂端透黃白色膿頭,按之波動。
    • 潰後期:膿出腫消,若毒邪深竄,可傷及指骨(附骨疽)。
  5. 治療原則
    以清熱解毒、涼血散結為主,外治需辨膿成與否。未潰時可用如意金黃散外敷;膿熟宜切開排膿,並配合提膿祛腐之藥線引流。內服方如五味消毒飲加減,重者合黃連解毒湯。

(註:本文僅述中醫理論,具體辨治須依臨床實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