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攝領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攝領瘡,又稱攝領風、領風、領風瘡,是一種於頸項部出現的癬瘡。《諸病源候論》記載著攝領瘡的特徵:「攝領瘡,如癬之類。生於頸上癢痛,衣領拂之即劇雲。是衣領揩所作,故名。」

攝領瘡主要在頸部發生,最初會出現皮膚受損的扁平丘疹,其皮色可能正常或呈淡褐色。經過一段時間,這些丘疹會融合在一起,皮膚會變厚、乾燥,並稍微出現脫屑,伴隨著間歇性劇烈的癢感。

治療攝領瘡宜以疏風清熱為主。內服消風散,外搽瘋油膏,或者使用羊蹄根散(由羊蹄根與枯白礬研粉混合)醋調後外搽皆可。

攝領瘡在古書中也被稱為頸部神經性皮炎。

古籍原文

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五:「攝領瘡,如癬之類。生於頸上癢痛,衣領拂之即劇雲。是衣領揩所作,故名。」
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十:「攝領風,生於頸上,癢痛,衣領拂之即劇。治法:用羊蹄根、枯白礬,共研細末,醋調外搽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