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麝香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麝香灸
麝香灸為中醫灸法之一,屬間接灸的範疇,其操作方式與隔姜灸類似,然藥物配伍與功效更具特色。此法以麝香為主要藥材,結合艾灸的溫熱刺激,達到通經活絡、散寒止痛、開竅醒神之效。
操作方法
- 備藥:取麝香粉適量,或配伍其他中藥(如艾葉、肉桂等),置於施灸部位。
- 隔物:常用生薑片或蒜片作為介質,上置艾炷,點燃施灸。
- 施灸:待艾炷燃盡後更換,反覆數壯,以局部皮膚紅潤為度。
中醫理論與應用
麝香性辛溫,歸心、脾經,具活血散結、開竅通絡之效,配合艾灸的溫通作用,可強化氣血運行。臨床多用於:
- 寒凝經脈:如風濕痹痛、關節冷痛。
- 氣滯血瘀:如癥瘕積聚、經閉腹痛。
- 竅閉神昏:配合特定穴位(如百會、人中)以醒腦開竅。
配伍與變通
依病症不同,可調整麝香配伍:
- 加艾葉:增強溫經散寒之效。
- 配川芎:強化活血行氣之功。
- 佐以薑汁:助藥力滲透,緩和刺激性。
此灸法結合藥物與灸療之長,體現中醫「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」的辨證思想,然具體運用須據體質與證候調理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