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身熱不揚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身熱不揚,證名。病人自覺發熱,按其肌膚卻不甚熱的一種症象。見《王旭高醫案》卷一。見於濕溫病,熱為濕遏,以致發熱在里,熱勢不揚。治宜用滲濕透熱或清泄芳開之法。

《王旭高醫案》卷一:“身熱不揚,按其肌膚卻不甚熱,此濕溫之證也。治宜滲濕透熱,或清泄芳開。”

身熱不揚,是指病人自覺發熱,按其肌膚卻不甚熱的一種症象。多見於濕溫病,由於濕熱內蘊,熱為濕遏,以致發熱在里,熱勢不揚。臨床表現為發熱不甚,但自覺發熱,口渴喜飲,汗出不暢,小便短赤,大便溏薄,舌苔白膩,脈濡數。

治療上,宜用滲濕透熱或清泄芳開之法。若濕熱較重,可用茵陳蒿湯、三仁湯等;若濕熱兼有熱毒,可用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等;若濕熱兼有瘀血,可用桃仁承氣湯、大黃蟅蟲丸等。

身熱不揚的預後,一般較好。但若治療不當,或病情較重,則可能會出現一系列併發症,如心力衰竭、腎功能衰竭、肺水腫等。因此,在治療上一定要及早、正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