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神燈照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神燈照法

神燈照法為中醫灸法之一種,又稱「神燈火」,屬外治法範疇,主要應用於瘡瘍及皮膚病症。此法以藥物配伍製成藥捻,浸油點燃後,藉火氣與藥力熏照患處,達到溫通經絡、解毒散結之效。

源流與記載

清代醫家吳亦鼎於《神灸經綸》詳述其法:「用朱砂、雄黃、沒藥各二錢,麝香四分,共為細末,每用三分,紅棉紙裹藥,搓捻長七寸,麻油浸透,用火點著,離瘡半寸許,自外而內,周圍徐徐照之。」此法多用於瘡瘍初起,藉藥火之氣透入肌腠,以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。

《本草綱目》亦載類似療法,稱「燈火」:「用硫黃、艾葉研勻作捻,浸油點燈,於被中熏之。」李時珍指出此法適用於疥癬等皮膚疾患,透過硫黃殺蟲、艾葉溫經之性,協同火熱之氣滲透病所。

藥物配伍與機理

神燈照法之核心在於藥捻配方,其選材多具辛香走竄、解毒散瘀之效:

  1. 朱砂:性微寒,能鎮心安神、清熱解毒,《本草備要》謂其「瀉心經邪熱」。
  2. 雄黃:辛溫有毒,功擅殺蟲燥濕,《神農本草經》載其「主寒熱鼠瘻,惡瘡疽痔」。
  3. 沒藥:苦平,活血散瘀,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稱其「善通經絡瘀滯」。
  4. 麝香:辛溫開竅,透達力強,《本草綱目》言其「通諸竅,開經絡」。

諸藥合捻,經麻油浸潤後點燃,油性助火勢緩而持久,使藥性隨熱力深透病竈。

操作要點

  1. 距離控制:火捻需離患處約半寸(約1.5公分),以溫熱感為度,避免灼傷。
  2. 照法次序:自外圍向中心徐徐旋照,使邪氣外散,符合「從衛取氣」之理。
  3. 適應症
    • 瘡瘍初起未潰者,可促其消散。
    • 疥癬、濕疹等皮膚病,藉藥火燥濕殺蟲。

與其他灸法之異同

神燈照法雖屬灸療,但不同於艾灸之直接灼艾,亦異於雷火神針之隔布熨烙。其特點在於「照」與「熏」並行,結合藥物揮發與溫熱刺激,尤重透皮吸收之效,體現中醫「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」的用藥思路。

此術今雖少用,然其結合藥、火、經絡的治療理念,仍為中醫外治學之重要遺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