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神光自現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神光自現症

證名,又稱神光自見症,屬中醫眼科病症之一。此症特徵為患者自覺目外有神光閃現,其狀若電光掣動,或如火焰霞彩,時發時止,與一般視物有色影之症有別。此病機多因陰精虧損清氣怫郁,致玄府(目之精微孔竅)嚴重耗傷,孤陽飛越,神光欲散,為內障重症之候。

病因病機

  1. 陰精虧損:肝腎陰虛,精血不足,目失濡養,虛火上炎,擾動神光。
  2. 清氣怫郁:氣機不暢,清陽不升,濁陰上泛,鬱遏目絡。
  3. 玄府損傷:玄府為氣血津液升降出入之門戶,若因久病、勞倦或情志所傷,玄府閉塞或開闔失常,神光外越。
  4. 孤陽飛越:陰不制陽,虛陽浮越,神光不斂,發為閃爍之象。

辨證要點

  • 虛證為主:多見於肝腎陰虛或氣血兩虧者,伴眩暈耳鳴、腰膝酸軟、舌紅少苔等。
  • 兼夾鬱火:若因情志不遂,氣鬱化火,可兼見口苦咽乾、脈弦數等。
  • 病勢輕重:發作頻繁、神光強烈者,提示陰陽離決之危候,屬內障惡變先兆。

古籍論述

《審視瑤函》明言此症「陰精虧損,清氣怫郁,玄府太傷」,強調其與孤陽飛越之關聯,並指出此症不同於「瞻視有色」(如視瞻昏渺),乃神光外散之象,預後較差。

相關概念

  • 神光:中醫指目之視覺功能,賴五臟精氣上注,尤以肝腎為要。
  • 內障:泛指瞳神內病變,此症屬內障範疇,與肝風內動、痰火上擾等證有別。

此症需與閃輝性暗點(西醫稱視覺先兆)等鑑別,然中醫首重整體辨證,從調理肝腎、斂陽安神入手,非僅治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