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神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神濟

生平與背景
神濟為宋代著名醫僧,丹陽(今江蘇丹陽)人,居於普寧寺。與師兄弟慈濟同習醫方,潛心鑽研,深得醫理精髓。其醫術高超,尤擅脈診,斷病精準,時人譽為「察脈如神」,與慈濟並稱於世,為宋代僧醫之代表人物。

醫術特色

  1. 脈診精微
    神濟承襲中醫傳統脈學,重視「四診合參」,然獨以脈診見長。其診脈不僅辨析寸關尺三部九候,更結合氣血盛衰、臟腑虛實,以判斷病機。宋代醫家重脈理,神濟之術恰反映當時「以脈統證」的學術傾向。
  2. 方藥運用
    神濟得師傳醫方,臨證化裁靈活。中醫方劑講究「君臣佐使」,其用藥或依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之範,或參禪醫「簡效」之風,注重藥性歸經與五行生剋,尤擅調理氣血失和、脾胃虛弱等內傷雜病。
  3. 禪醫結合
    作為僧醫,神濟融合佛家養生觀與中醫理論,強調「調心為本」。其治法可能涵導引、調息等法,契合《黃帝內經》「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」之旨,體現形神兼治的中醫整體觀。

歷史影響
神濟與慈濟之醫案雖散佚,然其名見載於方志,反映宋代僧醫參與民間醫療的史實。彼時寺廟常兼施醫藥,僧侶習醫風氣盛行,神濟之術亦屬此傳統,對中醫方脈學與宗教醫學的交融具重要意義。

中醫理論連結
神濟之脈學可溯及《難經》「獨取寸口」之說,而其用藥思路或與六經辨證、臟腑辨證相涉。宋代醫家重臨證實用,其醫術亦可能受朱肱《類證活人書》等著作影響,展現中醫學在宋代的理論與實踐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