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神祟疼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神祟疼痛

證名,屬中醫眼科病症之一,指目睛外觀無明顯紅赤腫脹,卻驟然發作劇烈疼痛,如錐刺火灼,其痛勢急迫,彷彿因鬼神作祟而起,故稱「神祟疼痛」。此證亦稱「痛如神祟」,多與內在臟腑氣血失調、經絡阻滯或外邪隱襲相關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肝經風熱:肝開竅於目,若肝氣鬱結化火,或外感風熱之邪循經上擾目竅,可致氣血壅滯,發為驟痛。
  2. 氣血逆亂:情志失調、勞倦過度,導致氣血失和,血行不暢,目絡受阻而突發刺痛。
  3. 痰瘀阻絡:痰濕或瘀血內停,閉塞目絡,不通則痛,其痛多伴見悶脹感。
  4. 陰虛火炎:肝腎陰虧,虛火上炎,灼傷目絡,亦可引發急痛,然外無紅腫之象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疼痛特徵:發作急驟,痛如針刺、火灼,或如撕裂,部位固定或遊走不定。
  • 伴隨症狀:或見頭暈目眩、煩躁易怒,少數患者可能兼有輕微畏光流淚,但目睛外觀無明顯異常。

辨證分型

  1. 肝火上攻型:疼痛劇烈,面赤口苦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  2. 氣滯血瘀型:痛如針刺,時發時止,舌暗或有瘀斑,脈澀。
  3. 風邪襲絡型:痛勢遊走,或兼惡風頭痛,脈浮。

治療原則

以疏肝瀉火、活血通絡、祛風散邪為主,依證型選方:

  • 肝火熾盛者,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;
  • 氣滯血瘀者,宜血府逐瘀湯合通竅活血法;
  • 風邪偏盛者,選川芎茶調散配合清肝明目之品。

此證雖名「神祟」,實與內在病理密切相關,需透過四診合參,辨析根本病機,方能對證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