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腎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腎筋
腎筋為中醫推拿學中之特定穴位名稱,亦稱「黑筋」。此穴位主要歸屬於經外奇穴系統,與腎臟功能及經絡氣血運行密切相關。
定位與取穴
腎筋多位於足部或下肢特定區域,具體位置因流派而異,常見於足底內側緣或足跟附近,與腎經循行路線相應。部分醫家認為其顯現為皮下可見之青黑色筋脈,故以「黑筋」名之。
中醫理論基礎
- 與腎臟的關聯
中醫認為「腎為先天之本」,主藏精、主水液代謝,並與骨骼、耳竅等功能相繫。腎筋作為反映腎氣盛衰的外在標誌,其狀態(如顯露程度、色澤)可輔助判斷腎氣虛實。 - 經絡氣血作用
腎筋所在區域多與足少陰腎經或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會,刺激此穴可調節經氣,改善因腎虛所致之腰膝痠軟、耳鳴、夜尿頻繁等症狀。
臨床應用
- 推拿療法:以按揉、點壓手法刺激腎筋,常用於緩解下焦虛寒或腎陽不足之證。
- 刺絡放血:若腎筋顯露且色澤晦暗,部分流派會以刺血法疏通瘀滯,適用於氣血瘀阻型病症。
補充說明
腎筋之稱謂與應用散見於民間推拿療法,古典醫籍中記載較少,現代中醫臨床多結合經絡辨證與局部觸診,靈活運用此穴。其功效與腎經原穴「太谿」或背俞穴「腎俞」或有協同之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