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腎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腎脈,脈學名詞。

1.腎髒的經脈[1],即[足少陰[2]腎經](/dic/18677)。

2.腎髒的脈象[3]。參腎平條。

《素問[4]·脈要精微論》:「腎脈沉細,關上關下,如魚之入沼。」

《靈樞[5]·經脈》:「腎足少陰之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難經·六十四難》:「腎脈出於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醫學入門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醫宗金鑒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醫學衷中參西錄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中醫診斷學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基礎理論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中醫學大辭典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名詞大辭典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百科全書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常用辭典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手冊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中醫學概論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中醫學基礎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基礎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基礎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基礎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基礎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腘中,循腘內廉,出外踝後,直下貫足心,入於湧泉穴。」

《中醫學基礎》:「腎脈,起于小腹,下至�

參考資訊


  1. 十二經脈(經絡理論)_百度百科

  2. 足少陰腎經(腎經):靈樞經脈,經脈循行,主穴詳解,湧泉,然谷,太溪,大鐘,水泉,照_中文百科全書

  3. 脈象:脈象,中醫診斷學名詞。脈象出自晉•王叔和《脈經》,將脈象總結為二十 -百科知識中文網

  4. 素問(中醫古籍)_百度百科

  5. 靈樞/五味第五十六 - A+醫學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