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腎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腎瀉

腎瀉是一種由腎陰不足引起的泄瀉病症。主要症狀包括水谷不分,大便不成形且排便次數頻繁,每次排便量不多。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足脛冷和少腹下重等。

腎瀉的發病原因是腎陰不足,導致腎陽偏亢,水谷不化,進而引發泄瀉。腎陰不足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先天不足、後天失養、房事過度及久病傷腎等。

治療腎瀉的方法主要包括滋陰降火和健脾益氣。常用的中草藥有知母、黃柏、生地、熟地、山藥、茯苓和白朮等。

腎瀉的預防方法如下:

  1. 飲食調理:注意多吃含滋陰降火和健脾益氣的食物,例如黑芝麻、核桃、山藥和茯苓等。
  2. 生活作息:避免熬夜、勞累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  3. 適度運動:增強體質。
  4. 戒菸戒酒:避免不良嗜好。
  5. 定期體檢:早期發現腎臟疾病。

腎瀉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