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腎虛經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腎虛經閉
病證名,屬經閉證型之一。多因先天稟賦不足,或早婚房勞過度、多產傷腎,或久病失於調養,或屢孕屢墮,損及腎氣,導致腎精虧虛。腎主藏精,精能化血,若腎精不足,則血源匱乏,衝任失養,血海空虛,月經由後期量少漸至閉止不行。
臨床表現:除月經停閉外,常伴見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無力、小便頻數或夜尿增多,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沉細或尺脈弱。
病機分析:
- 腎精虧虛:腎為先天之本,主生殖,藏精化血。腎精不足,則天癸不充,衝任失養,血海不得滿溢,故月經漸斷。
- 衝任失調:衝為血海,任主胞胎,腎虛則衝任虧損,經血無以化生,遂致經閉。
- 兼證病機:腎虛髓海不足,故頭暈耳鳴;腰為腎之府,腎虛則腰膝酸軟;腎司二便,氣化失職,故小便頻數。
治法:補腎填精,養血調經。
方藥:
- 主方:固陰煎(《景岳全書》)加減,組成包括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人參、炙甘草、五味子、遠志等,可酌加鹿角膠(溫補腎陽,益精養血)、補骨脂(補腎助陽)、肉蓯蓉(補腎益精,潤腸通便),以增強補腎填精之效。
- 隨證加減:
- 若偏腎陽虛,畏寒肢冷,加巴戟天、淫羊藿以溫腎助陽。
- 若陰虛內熱,見顴紅盜汗,加女貞子、旱蓮草以滋陰清熱。
相關中醫理論延伸:
- 腎與月經關係: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。」腎氣盛衰直接影響天癸至竭與月經盈虧。
- 精血同源:腎精與肝血互化,腎虛常兼肝血不足,治療時可配合當歸、枸杞子等養血之品。
此證屬虛證,宜緩緩調補,不可妄用攻逐通經之藥,以免更傷正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