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腎虛腰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腎虛腰痛
證名。因房室不節、勞倦過度,損傷腎臟精氣所致的腰痛。此證首見於《千金要方》卷十九,亦稱「腎經腰痛」。《金匱·腰痛》有云:「腎虛腰痛者,精氣不足,足少陰氣衰也。……其症形羸氣少,行立不支,而臥息少可。無甚大痛,而悠悠戚戚,屢發不已。」
腎虛腰痛可分為腎陽虛與腎陰虛兩類,其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各有不同:
-
腎陽虛腰痛
- 病因病機:多因命門火衰,腎陽不足,腰府失於溫煦,氣血運行不暢所致。
- 臨床表現:腰部冷痛,遇寒加重,得溫則減,手足不溫,面色蒼白,小便清長,大便溏薄,舌淡苔白,脈沉細或虛軟無力。
- 治法:溫補腎陽,散寒止痛。
- 方藥:
- 八味丸(金匱腎氣丸):適用於腎陽不足,兼有水濕停滯者。
- 右歸丸:偏於溫補腎陽,填精益髓,適用於腎陽虛衰較甚者。
- 補髓丹:補腎壯陽,強筋健骨,適用於腎陽虛兼有筋骨萎弱者。
-
腎陰虛腰痛
- 病因病機:多因久病傷陰,或房勞過度,耗傷腎精,腰府失養所致。
- 臨床表現:腰痛綿綿,隱隱作痛,面色黧黑,頭暈耳鳴,咽乾口燥。若陰虛火旺者,更見顴紅潮熱,五心煩熱,小便短赤,舌紅少苔,脈細數或洪而無力。
- 治法:滋陰補腎,清熱降火。
- 方藥:
- 左歸丸:滋補腎陰,填精益髓,適用於純虛無火者。
- 當歸地黃飲:養血滋陰,適用於陰血不足之腰痛。
- 大補陰丸:滋陰降火,適用於陰虛火旺者。
相關疾病:
腎虛腰痛常見於慢性腎炎、腎下垂、腰肌勞損、脊椎結核等疾病,其病機多與腎精虧損、陰陽失調相關。中醫治療時,需辨明陰陽虛實,對證施治,方能奏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