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腎主納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腎主納氣

在中醫理論中,「腎主納氣」為腎臟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,指腎具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,使呼吸保持深沉平穩的作用。此功能與肺的宣發肅降相互配合,共同維持人體的呼吸運動。

理論基礎

  1. 肺腎協調
    中醫認為,呼吸雖由肺主司,但需依賴腎氣的攝納才能完成完整的氣機交換。《類證治裁》云:「肺為氣之主,腎為氣之根。」肺主呼氣,將濁氣排出體外;腎主納氣,攝納清氣以維持呼吸深度。若腎氣虛弱,納氣功能失常,則可能出現呼吸淺表、氣短喘促等症狀。
  2. 經絡聯繫
    腎經脈絡上貫膈膜,聯絡於肺,形成「肺腎相生」的關係。此經絡通路使腎能協助肺完成氣機的升降,確保清氣順利下歸於腎,成為宗氣的一部分,以溫煦臟腑、推動血行。

生理表現

  • 呼吸深沉:腎氣充足時,呼吸均勻綿長,氣沉丹田。
  • 氣機穩固:腎納氣功能正常,可防止氣浮於上,避免喘息、虛喘等問題。

病理影響

若腎虛不納氣,常見以下表現:

  • 腎氣虛:動則氣喘、呼多吸少,甚則張口抬肩,常見於年老或久病者。
  • 腎不歸元:氣逆上衝,伴隨咳嗽、夜間喘甚,多因腎陽虧虛,無力攝納所致。

與其他臟腑關係

  • 與脾相關:脾為後天之本,化生水谷精微以充養腎氣,間接強化納氣功能。
  • 與肝相關:肝主疏泄,若肝氣上逆,可能影響肺氣肅降,間接干擾腎之納氣。

「腎主納氣」理論體現中醫整體觀,強調臟腑間的協同作用,不僅解釋呼吸機制的深層調控,也為臨床治療虛喘、慢性咳喘等病症提供辨證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