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滲濕於熱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滲濕於熱下是治療溫病中,表證伴隨濕邪的一種方法,此方法出自《溫熱論》。當溫病初起時,若伴隨著表證和濕邪,應當使用辛涼解表的藥物,並加入滲淡利濕的藥物,以促使濕邪從下部排出,進而使溫熱容易緩解。

根據《溫熱論》的原文,說明如下:

"溫病初起,當有表證伴隨著濕邪,宜使用辛涼解表的藥物,再加入滲淡利濕的藥物,以促使濕邪從下部排出,進而使溫熱容易緩解。"

滲濕於熱下的方法,常用於治療溫病初期的病情。其主要臨床表現包括發熱惡寒、頭痛身痛、無汗或汗出不暢、口渴但不願意喝水、舌苔呈白膩狀、脈搏浮緊等等。經常使用的方劑有麻黃湯、桂枝湯、葛根湯等。

在臨床實踐中,滲濕於熱下是治療溫病表證伴隨濕邪的一種重要治療方法。但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,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