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生藥庫副使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生藥庫副使
生藥庫副使為明代太醫院所設之醫官職位,隸屬於生藥庫,地位僅次於生藥庫大使,主要職責為輔佐大使管理藥庫事務,確保宮廷用藥之儲備、調配與品質監管。明代太醫院為皇室醫療核心機構,生藥庫則專司藥材收儲、炮製與供應,副使於其中扮演關鍵協調角色,需精通藥性辨識、儲藏之法及藥政管理。
職能與中醫專業背景
- 藥材監管:生藥庫副使須熟諳藥材產地、採收時節及真偽鑑別,如《本草綱目》所載「道地藥材」之概念,確保庫存藥材符合「如法採造」之標準。例如,人參以遼東為上,當歸以隴西為佳,副使需據此審核入庫。
- 炮製協調:中藥講究「生熟異治」,副使需督導藥工依古法炮製,如半夏需以薑汁製減毒,地黃分鮮用、乾用與熟地,以應不同方劑需求。
- 方藥調配:配合太醫院御醫處方,副使須按「君臣佐使」原則備藥,並熟悉如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等官修藥典,確保配伍精準。
歷史與制度淵源
明代太醫院沿襲宋元舊制,生藥庫之設可追溯至宋代「惠民局」與「和劑局」,副使一職反映官方對藥政分層管理之重視。其選任多由通曉醫藥之吏員或御醫薦舉,需兼具實務經驗與學理素養,體現中醫「醫藥一體」之傳統。
此職位之設,彰顯明代宮廷醫療體系中藥事管理之嚴密,亦為中醫藥官制史與藥學發展之重要見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